农财宝手机版下载 土专家 农博士
直播 > 正文

直播丨要把多肉做大做强,这几个问题不解决万万不行!

作者:林显军 黄海洋 
2015-11-21 10:38 

吴方林.JPG

多肉植物虽然属于小盘股,但是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预计2018年市场需求将达5亿盆,供需矛盾突出,多肉植物供不应求。”在多肉盆载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花卉报原副总编辑吴方林梳理了国内多肉市场的一系列数据和产区特征,分析多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吴方林建议,多肉生产者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经销商制作出高度个性化的商品,而不要受市场波动的左右。未来,多肉植物的种植企业发展,取决于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同时要靠自身拥有的优良品种来赢得市场。

规模:主产区年产能5000万盆,淘宝店41609家

 “网络是多肉植物走红背后的最大推手”,吴方林先以网络数据反映了多肉市场的火热:输入“多肉植物”,搜索结果达56万8千多个,在百度贴吧中有个多浆植物贴吧,关注用户45万人  累计发贴1130多万。

 目前,淘宝上出售多肉植物的店铺已达41609家,(2013年8月为2700家)其中许多是刚入行的店铺。淘宝上多肉植物产品数量从三年前1万多件到目前53.38万件。其中,仅经营各种多肉植物土的店家就有17219家,经营多肉种植盆器的商家有11402家

  “保守估计,我国当前主要多肉产区种植面积8000亩(仙人掌除外),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吴方林介绍,多肉植物目前年产能5000万盆,年市场需求1亿盆,年产值5亿元。预计到2018年,市场需求将达5亿盆,供需矛盾突出,多肉植物供不应求。

产区:福建广东规模化生产、上海北京山东品种丰富

吴方林介绍,目前,国内多肉植物产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上海、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有的做大众化产品,以批量生产为主;有的注重于高端产品,走精品路线。

福建、广东地区往往进行商品化、规模化生产,产品以仙人掌类植物占主导;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生产者往往种植规模不大,但品种丰富,而且多肉植物爱好者氛围浓厚,市场活跃。

国内多肉植物产业的6大问题

1、有钱有基地的生产商不懂多肉植物

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商多为蝴蝶兰、红掌等传统花卉企业转型,从业时间不超过三年,对多肉植物的理解较浅。有些从业超过三年以以,经历过中国多肉市场低谷的农户,规模大经验足,但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低。

2、懂多肉的年轻人没有资金与大户抗衡。少数为爱好者转变成生产者,但因为资金等各方面原因,达到一定规模的从业者较少,虽然对多肉植物品种熟悉,但市场操作经验不足。

3、进口产品质量、数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自2014年9月以来,仅河南省郑州一地,连续截获来自韩国、意大利的多肉植物就已达到3000多株。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两家企业有批文,从韩国进口多肉。

4、目前国内多肉生产者很多人在入行之前并没有种植经验,种植品种也多以市场导向为主,什么品种市场好卖就种什么,而且多以引进品种经过驯化后自行扩繁为主。因此,品种雷同、品质参次不齐。

5、多肉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多数品种还会在夏季或冬季休眠,春、秋两季既是生产旺季也是销售旺季,有些人盲目入行,没有安排好生产,错过销售旺季,加之技术不熟练,就会血本无归。

6、目前国内在多肉植物的科研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北京、上海、山东、厦门、天津等地一些植物园和多肉经营者开始在杂交育种和组织培养上展开研究,任重而道远。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拥有自已的多肉产品投入市场。

建议: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优良品种赢取市场

    吴方林建议,未来多肉植物的种植企业发展,取决于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同时要靠自身拥有的优良品种来赢得市场。

    因此,希望多肉生产者不要盲目追求数量,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经销商制作出高度个性化的商品,而不要受市场波动的左右。因为多肉植物虽然属于“小盘股”,但是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可以说,大得超乎所有从业者的想象。

图片摄影:郑建斯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