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 > 正文

变废为宝,巨大商机,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作者:李金玺 
2015-10-29 09:23 

\

  今年农业部出台化肥零增长政策后,寻找替代化肥的有机肥资源成为行业热点,加之农业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意见下发,可以减少成本投入及环境危害的堆肥被推向了前台。

  堆肥技术在中国已发展成熟并运用多年,近年化肥利用率较高使得堆肥受到了“冷落”。常见的堆肥原料有秸秆、畜禽粪便、谷物加工副产品、饼粕、城市污泥、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堆肥可生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调理剂、有机液体肥等

  10月23日,在2015年国际堆肥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我国堆肥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他就我国堆肥产业发展作了详尽分析。

\
▲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主讲《堆肥和新型肥料》

化肥零增长让堆肥获新生

  
养殖企业如何消纳废弃物,减少养殖业污染,是目前养殖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陈清表示,由于养殖企业处理废弃物意识浅薄且能力不足,往往谁拉走就给谁。事实上,养殖企业可以通过土地填埋或堆肥利用来消纳废弃物,前者不能使废弃物资源化,因此以后者为主,和农作物生长相结合“种养结合”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欢迎。

  大部分养殖企业在消纳不了废弃物的情况下,往往会进行偷排,这便会造成面源污染,形成恶性循环。陈清告诉记者,面源污染的控制,在于源头控制和过程治理。养殖场可把粪肥卖给有机肥企业,在废弃物流通过程中被治理。在此堆肥中,经过30天左右腐熟发酵即可以成为堆肥,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普通有机肥。而后,利用配套菌种,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新型肥料。

  据了解,截至2013年,中国有4100家有机肥生产企业,每年生产大约5000万吨堆肥,消耗的有机废弃物仅占2.6%,距离合理的比例50%相差甚远,堆肥利用空间巨大。

  陈清介绍,养殖业废弃物中的堆肥资源丰富,其可经过加工技术生成多种商用有机肥,最终可成为替代化肥的有机肥资源。2014年全年,我国氮肥(折含氮100%)产量为4651.64万吨,养殖企业废弃物可以提供1500多万吨的氮肥资源,约可替代35%的氮肥。2014年全年,我国磷肥(折五氧化二磷100%)产量达1669.93万吨,养殖企业废弃物可以提供1000多万吨磷肥资源,约可替代60%的磷肥。2014年全年,我国钾肥生产610.47万吨,养殖企业废弃物可以提供800多万吨钾肥资源,约替代100%以上的钾肥

堆肥只能发展生物有机肥一条路?

  
据了解,在堆肥过程中,一般6吨污泥产出1吨有机肥,3吨粪肥产出1吨有机肥。有机肥含水量约30%,蒸发快且掉重严重,有机肥的稳定性受影响。此外,由于有机肥属于粗肥,价格低廉,利润空间也较低。

  “很多做堆肥的企业,最终发展到生产生物有机肥上来,因为高精尖的生物有机肥价格更贵,利润空间也更大。”陈清表示,生物有机肥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一些用户往往不能很好控制环境因素,造成效果不明显。在陈清看来,“没有不好肥料,只有不好的使用方法。”生物有机肥并不是效果不好,只是没有用对而已。

  一系列的堆肥和有机肥发展扶持政策释放,也给有机肥发展带来利好。比如,有机肥增值税的继续免征鼓励了有机肥商品化发展;农业部正在实施的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到2020年,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有机质含量要提高0.5个百分点;部分省份对商品有机肥提供补贴。以浙江为例,非发达地区每吨有机肥补贴150元,发达地区每吨补贴200元。

有机肥能否复制化肥发展道路?

  
在化肥零增长的背景下,有机肥的发展为中国肥料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有机肥产业能否像化肥产业一样发展迅速,造就出一个个年产量超20万吨的有机肥企业呢?在陈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有机肥的原料不均匀、处理方法的不同,都容易造成产品的不稳定。有机肥往往就地整理、就地消纳、就地施用,其合理的发展空间半径是200公里左右。据了解,有机肥的价格和经营距离成正比,产品价格越高,经营的距离越远,一款1500-2000元/吨生物有机肥发展空间半径在600公里左右。

  “受目前发展局限,现在有机肥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一些种植大户会选择从养殖场购进堆肥原料,经加工后生成有机肥,再分配给周边农民。”陈清告诉记者,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堆肥利用的运作模式。

  此外,有机肥使用量大,费时费力,而目前农村不仅缺少劳动力,更缺少配套的施肥器械,难以开展机械化作业,这也是有机肥不能像化肥一样发展的原因。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