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新会二红柑的上市季,江门新会九子沙村的种植户梁学彬却笑不出来:村里近八百万斤的二红压满柑枝,然而目前只卖了约10%。相比之下,同区的天马文昌果场场主叶卓基的二红柑早已“名柑有主”,早早签订合同,果场亩产值约四万,今年收入可达百万以上。11月15日,梁学彬赶到天马文昌果场向叶卓基讨教经验。
增产畅销 他卖肥代言
文昌果场里,一大片绿色的柑树上挂满成串、橙黄的新会柑,前来品柑、买陈皮、交流的观者穈集。
记者了解到,今年银州湖周边的新会柑产量不高,亩产在4000-5000斤,而叶卓基的天马文昌果场亩产约8000斤。不仅如此,他的柑果色靓丽均匀,果皮芳香浓郁,收购价在5元/斤以上,这两年均不愁销路。
叶卓基告诉记者,他上月拉了300斤柑给睦洲镇的客户,卸完货,发现20多个村民围了上来,一边看柑一边交口称赞:“这些柑怎么这么靓!”上月,叶卓基已卖出四万斤青柑,五万斤二红也已经签好了合同,加上收购、零卖,今年早已回本。
在新会,由于种植水平和品种的差异,不同产区的柑价有所不同。核心产区天马、茶坑、梅江、东甲的柑农种植经验丰富,懂得施用有机肥等提高品质,种出的柑品质较高,叶卓基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叶卓基回忆道,2014年由于下了大冰雹,导致果树严重失收。在朋友的推荐下,当时,他用了新田龙的产品,情况明显好转,2015年亩产七千斤,同年,他开始使用新田龙的鱼蛋白方案,今年继续增产。据了解,东甲村第一个施鱼蛋白方案的种植户吴长群,天马红柑去年产量2.5万斤,今年产量四万斤,收购价卖5块钱左右,而东甲种的原枝圈枝柑卖市价18元/斤。
因使用新田龙全程鱼蛋白方案,叶卓基的果场迎来丰收
叶卓基认为,要用好产品配套施肥方案,随时留意树势情况和生长周期落肥,这样才能种出好柑。在冬肥方面,在冬肥方面,7-8年树每树建议施用新田龙的施生地力5亿菌15-20斤+九大簋1.5-2斤,3-5年树每树建议施用新田龙的施生地力5亿菌5-10斤+九大簋1-1.5斤,目前,叶卓基在天马本地和三江镇开了两家农资店经销新田龙产品。
二红滞销 急寻买主
自2007年以来,新会柑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发展,2016年新会柑种植面积约10万亩,柑皮产量预计可达7000吨。随之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问题。据悉,三江九子沙村有近两千亩二红,普遍卖3-3.5元/斤的收购价还难卖,目前只销售了约10%。据种植户梁学彬反映,他本人自种的三十多亩也在等待卖主,他苦笑着说,“再卖不出去就拿去喂鸡。”
新田龙江门区经理麦桂华指出,由于往年新会陈皮的价格被炒得较高,许多收购商储存了大量的陈皮,导致资金紧张,今年收购的人也少了。梁学彬表示,新会柑采收期还有一个半月,九子沙村农户正急切期盼出货情况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