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手机版下载 土专家 农博士
科普 > 正文

揭秘水果催熟背后的真相!

2017-08-15 15:48 

当前,人们对催熟水果的争议越来越大,认为催熟的水果对身体会有害处,尤其是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其实,催熟水果用的催熟剂(乙烯)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食用来自远方的水果。

水果以其独特的色泽,

迷人的香气,

鲜美的味道,

被称为“天然的糖果”。

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

许多人却忧心忡忡,

担心会选到催熟水果。

被催熟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吃?

它背后的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

01水果自然成熟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831.jpg

水果在成熟之前外表大多是青色,质硬,口感或酸或涩。

慢慢生长到应该成熟的时候,水果自身开始产生一种名叫乙烯的气体。在乙烯的作用下,青绿色消失,产生红色、黄色等新颜色,质地变软,口味变甜。

因此,在水果成熟过程中,乙烯是非常重要的。成熟后的水果即使在采摘后仍然会不断释放乙烯,这也是水果放久后腐烂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催熟水果?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836.jpg

催熟水果是指使用非自然的特定条件使水果加快成熟过程。

其实,水果催熟技术并不是现代才有的,早在一千多年前,苏轼的《格物粗谈》中就记载了古人用木瓜来催熟红柿的方法:“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为什么要催熟水果?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840.jpg

有朋友就会问了,为什么不等水果自然成熟以后再摘呢?何必要额外添加这种催熟剂呢?

其实,并不是全部水果都要催熟。一般情况下,那些需要长途运输、反季、后熟的水果才会催熟。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845.jpg

尤其是南方的香蕉、芒果等,如果等它们在树上自然成熟,基本就没有可能通过物流运输到北方,不同地方的人们就没有机会吃到丰富的水果了。

因此,人们通常就会在水果还没有完全成熟时采摘,然后用乙烯利处理,让水果在运输过程中成熟。

这样一来,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全国各地的水果,甚至可以购买到来自全球的水果,例如美国的新奇士橙、墨西哥的牛油果、新西兰的奇异果等。


怎么样催熟水果?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850.jpg

催熟水果使用的多是乙烯利,它能够分解产生乙烯。

乙烯利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会释放出“乙烯”气体,这是让食物变熟的主要“功臣”。

乙烯本身无毒害作用,在葡萄、香蕉等水果成熟的时候都会自然释放出这种气体,所谓的催熟,不过是人为加入这种气体,让食物快速变熟而已。

由于乙烯只调节成熟过程,就需要在水果的个头已经长到合适的大小后使用,并且需要少量就能达到催熟效果,大剂量使用反而会造成水果过熟从而加速腐烂,商家或种植户反而不愿意多用。

乙烯利溶于水,因此即使有少量残留,通过冲洗、浸泡等方式就能去除。

催熟水果与普通水果的区别?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855.jpg

催熟在根本上不会改变水果的营养成分组成。催熟的深色果蔬营养价值与自然成熟的会有些许差别。

比如,用乙烯催熟的西红柿由于在成熟过程中光照时间不如自然成熟时间长,番茄红素的含量比自然成熟的番茄低。另外,使用乙烯催熟桃子,它的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比正常成熟的高。

催熟水果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900.jpg

乙烯只对植物起作用,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乙烯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在我们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中都含有,只能催熟水果,不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健康。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果肉检测出的乙烯含量非常低,可以放心食用。

无论是《格物粗谈》中的记载,还是日常生活中将成熟水果和未成熟水果放在一起加速未成熟水果成熟这一实用技巧,都是利用乙烯催熟水果的实际操作。

乙烯作为植物生长激素,与人体激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生理功能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生活中处处可见乙烯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70815154905.jpg

从树上摘下的青涩柿子与苹果放在一个封闭的塑料袋里,过一段时间,柿子就变得又软又甜,这就是苹果产生的乙烯在发挥作用。

成熟的葡萄自身会散发出乙烯,包括香蕉、西红柿等许多瓜果蔬菜也是这样。

本文整理自:《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费指南》、海峡导报、搜狐健康。

溃疡病套餐.png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