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17中国蔬菜育苗产业大会在寿光正式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约650位育苗人参会,现场座无虚席!
白菜类作物作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即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栽培历史悠久,遗传资源丰富,也是研究基因组多倍化和形态演化的模式植物。德州市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总经理栾兆水为我们带来“国内外白菜类作物育种和育苗的现状及前景分析”的主题报告。
国内大白菜种子主要的大品种都是国内育种家育成的国内市场年销售量曾经达到10万公斤的杂交品种有16个,估计全国大白菜种子需求量300万公斤左右。
2016年国内大白菜种植面积3328.1万亩(每亩地0.1公斤,估算为333万公斤)。
栾兆水根据自己29年从事大白菜育种的所见,总结到在大白菜栽培过程中出现的纠纷主要是纯度、病毒病,根肿病、抽苔、延迟包球甚至不结球,黄心不黄等问题:
1、纯度——和育苗公司无关,除非发生机械混杂
2、病毒病——和育苗公司无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不抗病毒病的品种,选择抗病品种。
3、根肿病——和育苗公司有关,育苗图可能带菌。 (发生过多起因为育苗图带有根肿病菌而引起的纠纷)
4、抽薹——和育苗公司有关,育苗期间遇到低温或选择了弱冬性品种。选择强冬性的大白菜品种,育苗温度最低稳定在12℃以上。
5、延迟接球甚至不结球——和育苗公司无关,主要是结球期温度过高造成。
6、黄心不黄——和育苗公司无关,结球期遇到高温(齐齐哈尔案例),病害,延迟采收。
栾兆水根据现阶段大白菜市场的发展方向对大白菜育种提出了自己的预判:
未来几年,十字花科蔬菜的育种将会朝着抗根肿病、抗病毒病育种、利用雄性不育系育种方向发展。
高品质全黄心类型以及大娃娃菜在市场的占有率将会越来越高,长江流域露地越冬类型、更抗热更耐湿和更耐抽苔品种、长货架寿命的快菜品种类型、苔用大白菜也将更加高频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而销售渠道将会向苗场的方向转移,栾兆水鉴定说到,未来,苗场必定会成为蔬菜种子的主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