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天险之称的嘉陵江,似一条玉带穿绕在苍溪这块革命老区的大地之上。1935年3月28日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夜色苍茫中强渡嘉陵江,打破了国民党军“困我于江东”的企图,实现了“打过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战略目的。红四方面军由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之旅。
2017年8月28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农财网承办的“接力新长征 沃土万里行—2017中国土壤生态修护暨农技推广大行动”系列活动第八站走进革命老区、长征之地——四川省苍溪县,致力于农技推广和土壤生态修护,传承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精神。
1933年6月至1935年5月,红军在苍溪转战三个年头。苍溪县人民积极支援前线,踊跃参军参战。在当时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县,有3万多人加入红军队列,大部分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苍溪人民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斗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苍溪县共走出8位开国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新长征”农资代表参观红军渡时,现场解说人员激动地说。
苍溪红军渡位于苍溪县嘉陵江旁。依山傍水,地势险绝,山岩陡峭,林木葱笼。嘉陵江由北而南,奔涌向前。红军渡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新长征”农资企业代表瞻仰曾经的字迹,仿佛置身于红军渡江的战斗现场。
重温当年红军可歌可泣的战斗史,农资人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将继续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82载匆匆而过,当年硝烟四起的战场嘉陵江岸,如今早已郁郁葱葱,绵延百公里的猕猴桃产业带颇为壮观,颜色独特的红心猕猴桃,其果实中轴部位呈现放射状红色条纹,宛如一轮出生的太阳,是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和寄托。
上世纪30年代的苍溪人勇敢坚毅,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换来了祖国的安定;当代的苍溪人勤劳务实,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种出独特的红心猕猴桃。
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和选育出“红阳”猕猴桃后,苍溪人一直将其视为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将红心猕猴桃产业打造成苍溪县最具特色的支出产业。截至目前,苍溪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5.2万亩,年综合产值30亿元。
本次活动走进苍溪站,南方农村报邀请数位猕猴桃知名专家和学者,对苍溪县猕猴桃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并出谋献策,共同致力于苍溪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7中国土壤生态修护暨农技推广大行动”系列活动自3月份从瑞金出发以来,已走过福建长汀、广东仁化、广西桂林、湖南永州、贵州遵义、云南宾川,这些地方均为红军途经之地。系列活动重走长征路线,沿途推广农技、致力于土壤生态修护,受到了各地相关政府和农户的高度认可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