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是全国最早熟的沙糖橘产区,具有天然气候环境优势。”6月6日,“扬帆一带一路,振兴万乡千村”系列活动第8站走进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在中国·西林沙糖橘产业发展大会上,广西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白先进说道。目前,西林有沙糖橘种植面积16.6万亩,西林沙糖橘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栽经济作物。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沙糖橘起源于400多年前,广东、广西产区经常发现百年老橘树,广东由于黄龙病的影响产业大幅萎缩,广西则作为柑橘优势产区在近几年间迅速崛起。广西黄龙病防控工作开展得较为顺利,沃柑、粑粑柑、金秋沙糖橘等杂柑新品种经济效益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进入行业。
试种金秋沙糖橘
比普通沙糖橘早45天成熟
众所周知,西林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疏松且肥力较高,种植出来的沙糖橘,产量高、味甘甜、品质好。“西林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接合部,有“广西西大门”之称。”西林县委副书记李正对介绍,西林县在2011年还被命名为“中国沙糖桔之乡”。
早熟产区的经济效益如何提升?这一直是困扰着当地种植者的一大难题。“西林沙糖橘本就具有早熟优势,如果能试种更早熟的新品种金秋沙糖橘,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白先进指出,金秋沙糖橘比普通沙糖橘早45天左右成熟,9月开始着色,果实可从10月中下旬开始分批采摘上市,一直可采摘到12月下旬,有助于抢占10月柑橘市场,卖出高价。
据介绍,金秋沙糖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爱媛30号为母本,沙糖桔为父本,在众多杂交后代群体中精选出的优良单株,园艺性状稳定。此外,金秋沙糖橘适应性强且高抗溃疡病,种植技术简单且易丰产,果实具有高糖低酸、无核、入口即化等品质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
单一品种连片栽培保品质
无籽沙糖橘不能混栽有籽品种
“无籽砂糖橘与有籽的品种混栽会产生有核果。”在提及无籽砂糖橘的栽培技术时,白先进强调,为了确保沙糖橘的品质和口感,无籽沙糖橘不能与有籽品种混栽,单一品种连片栽培才能确保无籽。
无籽砂糖橘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的保果尤为关键,要采用环割一级主枝和喷“920”20-30mg/L措施保果,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壮旺树或结果较少的树或管理良好的果园,可进行环割保果。
这个时期夏梢开始快速抽发,要注意使用控梢素等方法抑制夏梢生长,注意在晴天、高温天气情况下,下午4点以后喷药。红、锈蜘蛛和炭疽病为害较多,防治炭疽病,对于树势较弱且阴蔽的果园,应在下雨前后注意喷药,喷30%菌物克500倍液或70%富村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还可喷杀螨类的农药防治红、锈蜘蛛。
此外,白先进还提出了四个高产优质栽培建议,一是无籽砂糖橘种植选用枳壳砧木最好,早结、丰产、优质,而酸橘砧木长势旺,耐旱耐瘠,适合山地栽培;二是可以采用3米×2米行株距,亩栽110株,早结丰产;三是控制夏梢萌发期氮肥使用量;四是结合放秋梢前修剪疏除粗枝大果,病虫果,畸形果,促进中小果生长,提高优质果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