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匠 > 正文

火热投票中!谁是您心中的佛山蝴蝶兰种植匠?

2019-01-08 18:11 

佛山农业走出去系列报道——

经过紧张的报名、初筛和初评等环节,近日,由佛山市农业局主办的“2018首届佛山蝴蝶兰种植匠命名推介活动”中,共有10名候选人强势入围第二轮评选。

评选期间,佛山市农业局组织了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艺教研室、广东省花卉协会的专家,对候选人所在的参评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他们看到了……

服气!女花匠占“半壁江山”

与其说这些候选人是商人、技术人员、花农,不如说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工匠。在他们的生产基地,每盆花经过他们的精心培育以及别出心裁的组合,都变成一个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而入围的10名蝴蝶兰种植匠候选人中,半数为女性。这些行业巾帼,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钻研,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有了自成一套的技术规程:有的借助家乡本土资源优势,入驻佛山发展蝴蝶兰产业,并向外持续拓展事业圈;有的已经是佛山当地蝴蝶兰产业的知名人士,为蝴蝶兰走出佛山开拓市场奔走代言。

敬佩!他们是产业的“开荒牛”

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的形成,少不了“种子”企业的带动。蝴蝶兰种苗主要来源于台湾地区,本次参评的企业,有近半是“引进来”的港台企业。佛山蝴蝶兰产业发展伊始,一些港台同胞回到祖国大陆,来到了佛山这一花卉业的投资热土,将种源、技术、销售理念等一起引入,促进了蝴蝶兰产业在佛山地区的落地开花。

“20年前来的时候,这里周边还是农田,还没成为规模的兰花种植基地。”一位来自台湾的企业负责人说:“佛山是我在大陆投资、呆得最久的一个花卉园区,对这里还是比较熟悉、有感情。”

某佛山兰花企业负责人介绍,他的祖父很早就在香港从事蝴蝶兰种植,与蝴蝶兰产业建立了深厚的家族渊源,他本人从学生时代就对蝴蝶兰情有独钟,至今已有18年。目前,公司主要开展种源引进、研究和销售业务。

前沿!这里是创新基因的发源地

据了解,经过20余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建成11个蝴蝶兰生产基地,其中包括佛山地区的陈村花卉世界兰花生物科技园、南海万顷园艺世界、南海花博园、顺德菊花湾农业园、平胜兰花种植区。产业的高度集聚亦推动了佛山蝴蝶兰培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自然界中蓝色花卉极为罕见,蓝色蝴蝶兰更没有先例。佛山当地一家园艺公司从荷兰引进了全球领先的蝴蝶兰染色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直接以植株内部染色的方式,培育出蓝色、青色等各色蝴蝶兰,不但很好解决了喷洒染色法容易掉色的问题,亦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

除了种源与品种的丰富和创新,佛山的蝴蝶兰工匠们对培育工序也做了不少改进,使得蝴蝶兰种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佛山一家现代化蝴蝶兰组培工厂便使用了一次性的塑料容器来代替玻璃组培皿。其负责人介绍,现在人工成本高、招工难,传统组培工厂中用的玻璃瓶,每次出苗后都需要人工清洗,“我们现在采用这种一次性的塑料容器来代替,应用机器封口,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

经过火热的海选报名、资料筛选、专家初审、实地走访等多重评选考察,10名蝴蝶兰种植匠候选人新鲜出炉,并最终从这10名花匠里,选出5名佛山蝴蝶兰产业“代言人”!

火热投票中 !!

现在,由佛山市农业局主办的“2018年佛山蝴蝶兰种植匠命名推介活动”网络投票已火热开启!快来选出你心目中的兰花匠,共同为广东佛山蝴蝶兰产业代言!

(按姓氏首拼排序)

候选人信息

① 陈炀

种植年限:18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15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27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37万

花匠心得:不忘初心,立足地区优势,带动农户勤劳致富。

成长历程: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到兰花产业引路人,陈炀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1996年,20岁的她独自来到佛山创业。1997年,在顺德陈村兰花市场从事蝴蝶兰工作,慢慢认识和掌握蝴蝶兰种植技术。1998年,在佛山顺德有第一家属于自己的蝴蝶兰销售店。2001年,在陈村花卉世界展览中心建立了1000多平方的温室栽培蝴蝶兰,至今在花卉世界有3个花场。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从一个尚未涉足蝴蝶兰行业的农家姑娘到自己在顺德拥有一千平方温室、几万株品种单一的蝴蝶兰,发展到如今拥有两万平方温室,年产几十万株上百个品种的成花蝴蝶兰。陈炀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看到许许多多的亲戚、朋友、原来的工人,在自己的带动下,通过佛山蝴蝶兰产业的引领,种植销售蝴蝶兰,挣了钱,买了房子车子,生活越来越好,一起参与和见证着佛山蝴蝶兰产业的蓬勃发展,一起爱着呵护着这幸福的花儿。

② 傅淑贞

种植年限:13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2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6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6.5万

花匠心得:用心浇灌才能破茧成蝶!

成长历程: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乐于请教、学习。自2006年开始种植蝴蝶兰,她现已拥有3个大棚共2700㎡种植面积。蝴蝶兰不仅成就了她的事业,还带来了自信。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傅淑贞可以承担蝴蝶兰从小苗到成花的整个培育工作,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同行传授及自身积累。在栽培理念上,傅淑贞认为要保证蝴蝶兰花苞质量、不掉花苞,在生产环节要尽量减少搬运,尽量让兰苗从育苗、调控花期到成花都在同一个基地,最好还是通过自装的调温设备、在地面加湿等办法调控温度,从而实现全过程一地完成。目前,自有基地投入了20万元用于采购新设备,并尝试由盆苗培育转向瓶苗培育。

③ 黄晓娇

种植年限:10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10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70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8.5万

花匠心得:从2009年接触蝴蝶兰开始,便认为蝴蝶兰是众多植物类型中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品种。

成长历程:就职于佛山大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部的技术骨干。从2009年开始引进蝴蝶兰的生产及推广,公司由年产5万株蝴蝶兰扩张到目前年产120万株。主要负责蝴蝶兰种植管理,结合目前自动化生产技术流程,对蝴蝶兰的栽培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干预,创造最佳生长条件。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目前,黄晓娇所在的企业——大观农业佛山分部在蝴蝶兰培养全程采用地下水和自动过滤设备,公司的每一项创新都对她们的技术和知识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她主要负责对蝴蝶兰种植过程的肥水管理和环境条件调控,运用自动化配肥生产线、大型洗衣机清洗和浸泡水草来实现肥水管理的全自动。

④ 李世华

种植年限:40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18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95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16万

花匠心得:相信在业者共同努力下,佛山蝴蝶兰会更加驰名中外。

成长历程:80年代,他创建了台湾第一家专业种植蝴蝶兰的世华兰园,1997年摘得了台湾农业成就最高奖“神农奖”。2006年成立了佛山市世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将蝴蝶兰的种植技术引进了佛山,成为花卉世界兰花科技园的第一家专业大型企业。2017年,已经60岁的他当选为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农业委员会的副会长。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李世华为推动蝴蝶兰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办的世华兰业是一家集品种引进、组培苗生产和代加工、大中小苗生产销售、成花苗生产销售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推出的16个蝴蝶兰品种取得了英国皇家园学会颁发的“身份证”,还有13个品种曾在世界上最权威的兰花审查机构美国兰花协会AOS上获取大奖。目前,世华花卉是中国第一家可以带介质运输美国和加拿大的公司。

⑤ 齐领峰

种植年限:17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8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46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13.5万

花匠心得:蝴蝶兰产业是美的事业。

成长历程:2001年从事蝴蝶兰行业至今,他坚守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不断实践探索形成自己的栽培技术规范。2001年到2005年,通过实践探索,掌握了肥水及病虫害管理技术。2005年后,为解决中苗冬季抽苔多、影响后期成花品质问题,通过实践完善了一套燃煤热水锅炉循环加热系统。栽培面积由最初的小规模种植发展到3000平方,再到目前的8000平方种植。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2001年到2005年是他实践探索形成栽培技术规范的重要时期。在当时蝴蝶兰栽培技术比较匮乏、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他在虚心请教、网上查阅大量书籍后,逐步形成自已的一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2005年到2015年,他发现中苗抽梗的系列问题,且这些问题影响下阶段的生长。经过分析研究,他探索出了一套燃煤热水锅炉循环加热系统,解决了后期成花品质问题。由于优点突出、效果显著,该系统在珠三角很多同行中推介,对广东蝴蝶兰行业的产业升级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⑥ 施梃灏

种植年限:15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3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6.8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5.5万

花匠心得:育种之路漫漫长,研究之路无尽头,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

成长历程:上世纪80年代,他的祖父就开始在香港从事蝴蝶兰种植,可谓是与蝴蝶兰有“家世渊源”。他从学生时代开始接触蝴蝶兰种植。2000年,在香港元朗自建面积达 2000 平方的花场,并在天水围及元朗设立门店。2005 年,在香港正式注册天利兰艺生物科技公司。2008年,在花卉世界开设第二个蝴蝶兰温室和组培室,并注册为兰艺之轩园艺场。现今,他在万顷园艺租地11亩,自建自动化标准蝴蝶兰温室组、无菌组培室及全自动温控光控瓶苗培养室。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2003年,施梃灏从台湾引进组培技术,至今已拥有15年的组培育种经验。主要经营组培代工生产、育种、瓶苗中小苗批发零售。他一直致力于收集世界各个国家优质兰科植物的原生种、野生品种、珍稀品种,现拥有兰科珍稀品种超过 500 种。多年来,他致力于兰科育种交配繁殖工作,不断利用育种技术对兰科植物进行改良驯化并持续创新,从根源上优化兰花的品质,改良兰花品种,提高瓶苗品质,减少兰花的病害,从而降低后期种植难度,降低花农的种植风险。

⑦ 王明艳

种植年限:16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9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40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25万

花匠心得:蝴蝶满天飞,兰香飘满城。

成长历程:2002年,她在古兜开始接触蝴蝶兰,作为最基层的员工温室管理员一切从零开始。2004年,任职于陈村今日景艺公司。2006年,她在世华花卉公司任职,一干就是10年,从最基层职工成长到场长。2016年,她在菊花湾农业园创立靓丽花卉,建有温室4000平方米。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王明艳,在业内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呼为“艳姐”,从业16年,一直兢兢业业,专注于种苗技术。经过多家企业的历练,从基层到管理层的成长,从员工到自主创业的经历,让她对蝴蝶兰种植从简单的换盆、基质处理、肥水管理,到复杂的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等都十分熟悉。她坚持传统的种植模式,从出瓶到大苗、到催花,一步步按部就班,严抓质量关。她坚信只要品质好,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辛苦的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⑧ 伍小华

种植年限:13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150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330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90万

花匠心得:和企业一起成长。

成长历程:她是一位农校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花卉行业。2003年,入职巨扬园艺。2006年,正式负责蝴蝶兰模块。公司的设备、技术一直在不断更新,她每年都要接触和学习新品种、营养、设备等方面的新知识。企业发展是她个人的技术能力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伍小华从一个能力单一的生产工,经过公司的精心培养,现已成为拥有从小苗到销售“一把抓”的优秀员工。企业的生产环节都是自动化、机械化,因此,技术人员不多,大多是掌握调控环境的技术主管。她一个人可以负责大面积的蝴蝶兰生产。伍小华现在主要负责公司引进的新技术转化,即蝴蝶兰染色技术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该技术从荷兰引进,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蝴蝶兰花色的特异性需求。

⑨ 钟儒斌

种植年限:12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102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45万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11万

花匠心得:“同线、同标、同质”改造传统花卉产业。

成长历程:他从事蝴蝶兰行业12年。2016年,他在佛山南海里水万顷园艺世界成立千叶园艺。目前,他的园艺公司年产蝴蝶兰80万株,并在广州、佛山拥有3个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常年供应大、中、小以及抽梗苗和开花株。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钟儒斌创办的千叶园艺,目前主要通过从台湾引进如意、火辣椒、富乐夕阳、火凤凰、帝王等蝴蝶兰新品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蝴蝶兰产品。企业通过自引种、选种、种植、管理,进行生产、管理、检疫,实现了“同线、同标、同质”的目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技术和措施,改造传统的花卉产业,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⑩ 张月华

种植年限:18年

近三年年均管理温室面积:6800平方米

近三年年均大中小苗供应量:(目前只供应成花苗)

近三年年均成花供应量:42万

花匠心得:蝴蝶兰成就的创业历程。

成长历程:2000年,他在东莞玉山兰业有限公司从事蝴蝶兰相关工作。2007年,在广州岭南花市成立“九玖兰业”,专营蝴蝶兰成花销售。2013,在陈村花卉世界兰花科技开设种植场,从单一的销售商向自产自销的方向发展。2016年,在和顺万顷园艺建有5000平方米的输美温室。

行业贡献或技术亮点:张月华创办的九玖兰业是以蝴蝶兰成花生产销售为主、种苗生产销售为辅的现代化花卉公司,常年供应开花株,每月销量约2万株,全年合计约40万株。九玖兰业是市场上唯一一家全部产品以3.0寸杯做开花株的企业,这种规格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与传统的3.5寸开花相比,在同等的温室面积里能产生更高的价值;与2.8寸或2.5寸的产品比较,花色、花色和花期上表现更佳,甚至与3.5寸的效果相差不大。

投票时间:

投票截止1月11日24:00

投票方式:

点击下方链接

谁是你心目中的佛山蝴蝶兰代言人?10选5,快来为他们投票助力!

关注佛山农业微信公众号

为你心中的“蝴蝶兰代言人”助力!

每人限投票一次(可多选)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