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特派员在产业技术扶贫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作用。2019年10月23-26日,我校科技特派员王江锐、李利娜、郭淑云、郑江枫老师带领园林园艺学院“优农E品”学生团队,来到梅州开展对接贫困村技术和培训服务,并途经汕尾开展进村调研。
23日-24日,服务团队一行,来到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该镇有八条贫困村,由广州市海珠区帮扶。为形成扶贫合力,重点突破当地的产业共性难题,扶贫八村的驻村干部,与当地农业服务企业梅州市农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大埔茶阳门市部成立了“八村联动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服务团队与门市部负责人刘城就党坪、恋墩两村开展贫困户技术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24日上午,在扶贫驻村干部、农管家和当地村干部的共同组织下,在党坪村会议室,团队就蜜柚种植土壤改良、品质改善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18名参训贫困户进行了培训。当天下午,在恋墩村,为29 名贫困户,进行了同样的专题培训。培训过程中,许多种植户就今年柚子出现的“皮厚”、“沙皮病”、“土壤板结”、“不够甜”等问题,现场提问,服务团队结合实验对照情况,为农户进行了一一解答,收到了满意的回应。
为进一步做好科技扶贫和技术助力,团队决定在大埔“八村联动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梅县区农管家松口门市两大蜜柚主产镇,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形成长效的产研对接和技术转化、扶贫工作机制和平台。拟联合其他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专家团队,就当地的柚子产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技术研究、实验和示范。25日,在梅县区农管家松口门市,服务团队进行了工作站挂牌。挂牌后,服务团队在梅州市农管家梅县区的柚子基地,将携带的针对柚子常见病虫害防治的药剂,进行了实验布点,希望通过当地实验,收集更加广泛的数据,为技术示范和培训服务。
25日,服务团队来到了大埔银江镇的明德、明新两个扶贫村。与村干部进行了交流,针对当地的黄花菜种植存在的种植技术落后、加工条件差、管理粗放、产量低、销售困难等问题,达成了下一步的培训和技术服务计划,并有意向通过“优农E品”学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黄花菜的种植技术研究、品牌营销。
26日,服务团队经汕尾返回广州,返程中,团队还来到了汕尾市,调研了当地的萝卜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