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南方农村报2019年度主题活动“赋能大国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中国品质兴农大行动”第十站走进四川省柑橘之城—井研县,举行“庆丰收|2019中国(井研)柑橘产业发展大会”。大会吸引了专家学者、种植户、流通商、农资渠道商、农化技术人员等约500人参会。会上,南方农村报农产品品牌策划中心主任黄帼蓉带来《井研柑橘品牌建设方向及产销发展模式》的报告。
南方农村报农产品品牌策划中心主任黄帼蓉
2017年,我国柑橘类水果栽培面积3927万亩,总产量3853万吨,稳居世界第一。按照人均年消费柑橘50斤/人计算,14亿人口柑橘消费量为3500万吨,由此可见,我国柑橘消费市场已接近饱和。但目前我国柑橘品种结构有待优化,高品质果品占比依然偏低。加快发展以不知火、春见、爱媛、大雅、清见、沃柑等为代表的柑橘优新品种,成为我国柑橘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晚熟柑橘面积超过500万亩,挂果近200万亩。四川柑橘产区由于气温相对偏低,临近柑橘生产北缘,病虫害少,木虱不能越冬,所以受柑橘黄龙病、溃疡病威胁较小。目前四川省春见、不知火、清见、大雅柑等晚熟杂柑面积约120万亩。在四川柑橘生产第一大市—眉山,目前柑橘面积约92万亩),其中晚熟柑橘达到52万亩。许多橘农因为种柑橘显现致富。
随着产量的增加,各类晚熟柑橘品种的行情都在趋于合理化。例如广西沃柑的收购价已从10-12元/斤降至3-5元/斤,四川眉山、蒲江等地的春见收购价从6元/斤以上降至4-4.5元/斤。未来各产区柑橘产业怎样发展?黄帼蓉表示,未来柑橘行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价格“天花板”会倒逼柑橘产业走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品牌对柑橘行情的支撑作用将逐渐凸显出来。
近两年,浙江省象山县的红美人柑橘一跃成为柑橘界的耀眼新星,其亩收益超过10万元,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对品牌打造和龙头企业的重视。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柑橘产区的品种杂,缺乏核心的优势品种,这不利于品牌的打造。
一个农产品品类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做强品牌,提升效益,取决于是否有稳定的品质、高效的组织、成熟的供应链。品控体系建设,对维护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以佳沛--奇异果为例,该品牌为2700名果农共同拥有,在公司组织下,统一进行“种-采-收-卖”管理。果园管理不到位,致使果品层次不齐,是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打造的第一个绊脚石。
区域品牌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规模化经营,可以提高议价权和品牌力。”黄帼蓉表示,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可提高生产的组织性,有利于种植技术和果品品质的提升,从而打造统一的品牌。
千秋藏一果,一果尝千秋。“井研柑橘可通过创新营销来传播自身品牌。”黄帼蓉介绍,在柑橘花开的季节,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推介,启动“柑橘花”销售活动,可形成一个成熟倒计时效应;举办晚熟柑橘文化节,在产地和消费市场设立多个场地,遥相呼应,扩大影响;评选“柑橘小姐”,为当地柑橘代言;利用网红“带货”,注入“感恩果”、“亲情果”元素……
除了提出一些列实用可操作的建议外,黄帼蓉还希望井研县能够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美食以及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通过文化节将散落在井研的“明珠” 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