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10月10日,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海口顺利召开,以“绿色发展 品牌农业”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农资经销商及种植户参与。此次会议由海南得福农业有限公司主办,得到了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总站、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南省农业学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需科学种植、精细用药
“在自贸港的背景下,海南是具有独特的农业性质的自贸港,其中农业板块占海南总体GDP的20%,农业人口占海南整体人口60%,如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地位尤为重要。”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缪卫国表示,农药经营者所肩负的责任和定位要清晰,做好农作物安全用药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更好地促进健康农业产业发展。
这一点,海南得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道福深有体会。“二十年来,我们坚持‘专注作物科学,一心为农服务’的企业宗旨,担起取之于农,回报于农的责任。未来,得福农业将搭建‘六位一体’的服务平台,打造品牌农业优秀运营平台,将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和种植户、果商及科研院校连接起来,推动海南农业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借助科研院校和农技推广机构的力量,持续为种植户带来技术指导。”林道福表示,未来得福农业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广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推动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早些年海南荔枝种植过程中普遍面临产量过低,品质跟不上等问题,以及人工喷药、人工摘花等低效率困境。陵水环球荔枝果园李军向在场种植户介绍自己的种植管理心得,“首先是要有合理的肥水管理、杀花技术和完善精细的用药解决方案,如得福农业的荔枝解决方案。除了种好以外,卖好也很关键,各位种植户要寻找合适的品质果销售平台进行分级销售,共同做强海南荔枝品牌,做大海南荔枝产业。”
高级农艺师陈玉俊也从科学种植管理出发,分享了《槟榔黄化症状发生与防控技术》主题报告。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快,效益好,是近几年来海南省农作物效益最好的农产品。2020年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发展势态迅猛,已经成为230万农民产业振兴、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但槟榔产业也面临挑战,要改变目前这种盲目依靠传统经验栽培管理模式种植,需要从槟榔根茎叶花果五个方面进行管理,回归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科学用肥、科学用药。
自贸港背景下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农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但同时海外低价的农产品会对海南农业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李鹏表示,海南火龙果、槟榔亩产值可达几万元,看起来非常高效,但实际上海南农业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要从绿色、生态方面去做强、做优海南农业。“对农资经营者最迫切的一个要求就是做好农药废弃物回收工作,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李鹏表示,未来将会推行具体的制度措施进行监督监管。
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柯佑鹏担任此次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他表示,在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在海南举办本次会议,深入研讨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海南省农业学校校长张毅生提出这样一句话,“企校村合作共赢,农文旅结合发展”,他认为,只有将产业内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农业发展才能更加顺畅。
海南自由贸易港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海南热带水果的品牌建设也迫在眉睫,“品牌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非常重要,放到国际化的视野里,品牌化的地位更加值得期待。”海南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胡福初表示,好的品牌打造,离不开五个到位:生产到位、监管到位、支撑到位、宣传到位、提升到位。
“海南得福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农业技术服务和品牌农业运营的平台。得福农业所提供的科学方案进行果品提升之路,是整合各方优秀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整合落地推广技术服务等资源,是建立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落地案例和使用效果进行检验,为广大种植者负责,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林道福表示,海南得福将继续为合作商和种植户提供精细的种植管理方案,在自贸港背景下,助力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