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1中国(通海)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大会由南方农村报社主办,通海蔬菜协会、通海国际商会协办。参会嘉宾一起分享经验、碰撞思路,为通海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圆桌论坛环节,姚安佳祎云菜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宋旸、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通海增清冷库负责人张家敏、通海宋威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王敦、玉溪市浩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兆琼、宝能生鲜采购经理马琛义、叮咚买菜全国品类采购项目专员项艺博等围绕通海蔬菜产销对接、品牌打造、预冷加工、出口创汇、销售模式等方面进行分享。
姚安佳祎云菜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宋旸:
从整体趋势来看,这几年市场发生一些比较迅速的变化。传统的大批发渠道在下沉,从原来的核心城市下沉到二三线城市。蔬菜流通端最显著的变化是渠道的平台化,不仅是零售渠道的平台化,其实to B的渠道也在平台化,这就会带来一些明显的冲击。一方面传统的三级流通体系在被分流,另一方面商家的履约方式、交易方式都发生变化。第三个就是交付给渠道的产品形态变化。
针对渠道的变化,我们在组织上有一些创新。公司内部按照阿米巴去运作,针对各项市场采取不同的线路。由线路经理去主管线路运营和对应的销售经理,这样组成一个团队来运作,可以更好地去适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渠道。这样的经营主体一方面去把市场的标准和需求沉淀到我们日常的操作过程当中,另外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市场问题。此外,我们也组建了新的供应链公司,基本上跟国内主流的社区电商平台都有合作,通过上下游的配合,能够比较好的去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渠道的变化其实对客户端提了一些要求,农产品的追溯性大大加强了。追溯系统可成为农产品安全绿色的标签,在市场上,尤其对商超渠道和电商渠道,可能会把追溯系统和安全绿色标签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种植端,整个产区的土壤对农产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需要地方政府引进、营造一个生态链的企业,来保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海增清冷库负责人张家敏 :
蔬菜进入冷库主要是保鲜作用,可以保证蔬菜原来的品质,并且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能够保质保量的供应。蔬菜不进入冷库的话,采收10个小时以后,质量就会慢慢变化,时间再长就会腐烂,不能食用。所以我们通海的蔬菜基本是100%进入冷库遇冷后,在发往外地。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
在打造蔬菜品牌方面,我们主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是创新驱动,第二是市场引领,第三是回报社会。
创新驱动方面:蔬菜的品种相当于工业上的“芯片”,我们首先是和全球各大种业公司合作,筛选出一批适合云南气候、海拔、环境的蔬菜品种,然后我们也和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以及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农大合作,在娃娃菜品种选育上进行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品种得以大面积种植。在种植方面,我们也和大专院校合作进行了探索了一些栽培措施,积极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和百果园合作种植的001蔬菜,基本上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以好吃为追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在我们生产的001蔬菜供应到百果园门店,供不应求。
市场引领方面:品牌的提升一定要在高端市场上来显现。我们公司2017年以前主要是出口为主,但出口品牌是比较难打造的。2017年以后,我们就开始做国内的一些高端的市场。一方面,我们抓住以北京华联、正大莲花等高端超市为主的渠道,还在香格里拉大饭店设置专柜,有利于品牌的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跟百果园、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高端电商合作,给他们供应小包装蔬菜,通过这些渠道的推广,也能得到品牌营销上的提升。
回报社会方面:企业要让品牌影响力提升,要让品牌有内涵,对社会要有一定的付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说2020年疫情期间,在通海国际商会和通海蔬菜协会牵头下,我们及时对受疫情影响的人们进行捐赠。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疫情关闭以后,我们接到商务部的发函指示后,努力克服市场阻力,保证北京蔬菜的供应。哪怕是不赚一分钱,我们也要把我们的事情做好,这是对社会的回报。
通海宋威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王敦:
我们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保鲜果蔬出口外向型企业,主要从事精品保鲜蔬菜产品加工和出口。2008年我们在泰国成立了分公司,蔬菜从种植、加工、运输、出口销售都形成成熟的模式,未来将继续向“以泰国为中心,辐射东南亚、跳板中东,绿染九州”的战略目标前进。
玉溪市浩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兆琼:
我们公司是2008年成立,是做供应链的,主要客户是在昆明。除了供应给超市,还覆盖了一些学校食堂,现在我们也在与一些新兴的平台合作。通海是整个云南的蔬菜门面,通海蔬菜商品性比较好,我们的采购量非常大,主要采后玉米、大白菜、包菜和黄花菜等等。从通海采购的蔬菜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宝能生鲜采购经理马琛义:
宝能生鲜现在目前在全国开了有7000家线下的门店,然后我们的业务形式主要有三个,分别线下的门店、线上的商场和线下的两个方向,一个是针对餐饮店的渠道,另一个针对 c端的社区团购。这三个不同的端口对前端供应的蔬菜品质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公司也在走进基地进行采购,我们希望与通海当地的供货商达成合作,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吃上通海蔬菜。
叮咚买菜全国品类采购项目专员项艺博:
叮咚买菜从基地采收毛菜,然后到大仓进行分拣加工成标品,再到前置仓,最后到达客户手中。我们对蔬菜品质要求比较高,采收的蔬菜有土豆、生菜、青菜、胡萝卜、黄瓜、玉米等日常消费的品类,目前我们已经和佳祎菜业、高原公司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