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正是吃李子的好时节,镇宁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甜如蜜的蜂糖李。相传,蜂糖李母树上有一个蜂巢溢出的蜂蜜被树吸收,结出的果实味甜悠长犹如蜂蜜,“蜂糖李”便因此得名。 镇宁蜂糖李果子个头大、味道甘甜、果肉酥脆、香气怡人,“李子肉里散发出蜂糖味,让人吃过后流连忘返”。
本次活动由镇宁自治县蜂糖李商会主办,镇宁自治县农旅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万果会-万果联承办。
大会邀请了镇宁县政府领导,镇宁蜂糖李商会领导,镇宁县蜂糖李种植大户、企业,蜂糖李产业技术体系权威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位知名经销商等,共同探讨镇宁蜂糖李的发展前景与规划!
近年来,“镇宁蜂糖李”作为水果界中的佼佼者,逐渐成为了当地果农的“致富果”。镇宁蜂糖李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镇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英明决策。当地领导希望通过此次蜂糖李推介大会的召开,让更多人了解镇宁蜂糖李的独特魅力。镇宁县通过产业规划、政治扶持、以及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力,加上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培育出了以蜂糖李为主的“五朵金花”。新时代的镇宁是开放的,涌动着创业的热潮,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镇宁自治县蜂糖李商会会长王荣刚表示。商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围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按照“育主体、带农户、找市场、创品牌”的策略,对镇宁蜂糖李产业实行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并且按照地理标识管理办法管理及仲裁,暂定将镇宁蜂糖李分为良品、优质、精品、特等四个等级。商会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蜂糖李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蜂糖李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互助互利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镇宁蜂糖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镇宁县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健康发展之路。贵州省中小微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席麟做了主题为《促进镇宁蜂糖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演讲。贵州省中小微企业总商会一直密切沟通密切联系镇宁蜂糖李商会,加快推动蜂糖李走向全国的速度,加快蜂糖李从品质优势向品牌优势、产业优势的转变。未来,商会对镇宁蜂糖李产业还将采取加强品牌,统一规范打造;细化各阶段工作规范;尽快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值和利润;利用新型营销模式,全方位展开销售等方式加速镇宁蜂糖李产业高速发展。
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会长、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威生分析《中国蜂糖李产业发展趋势》。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在镇宁蜂糖李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坚持科技标准化的种植管理,将进一步助力整个产业的提质增效。
蜂糖李种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要实现镇宁蜂糖李的优质高产,掌握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是关键。蜂糖李产业发展,要重视科技研发,加大资金投入,严把苗木质量相关,加强科技攻关,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品质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加强科技研发及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引进。镇宁蜂糖李产业要做好“李”文章,打好“贵”字牌。
镇宁自治县已经制定了蜂糖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蜂糖李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规范地理标志使用,以标志保证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
目前,镇宁蜂糖李的销售区域遍及省内外多个地区,除了少数李子由当地种植户通过外运方式进行销售外,绝大多数李子都是外地客商自发前来收购。根据历年市场调查,“镇宁蜂糖李”由2015年市场均价为20至28元/斤涨到现在30至60元/斤,出口价甚至高达百元以上。高价并没有阻挡住消费者的热情,反而迎来了更加广泛的赞誉。
镇宁恒丰产地供应商代表镇宁恒丰源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周洋和渠道商代表佳沃鑫荣懋采购总监-官平泉现场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随后采购商一行还参观了 镇宁恒丰园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镇宁蜂糖李供应链加工厂,了解了蜂糖李的分选标准、贮藏标准、包装标准等。
通过活动,经销商们不仅尝到了镇宁蜂糖李的美味,也加深了对镇宁蜂糖李产业的了解。如今,镇宁蜂糖李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也让镇宁蜂糖李供不应求,真正成为了“网红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