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6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带领研究生深入广西蚕桑生产一线调研。为期数天的行程中,刘吉平教授团队马不停蹄,进桑园,开讲座,走基地,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刘吉平教授在桑园与农户交流
7月13日上午,刘吉平教授首站来到柳城县冲脉镇,在柳州市、柳城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领导的陪同下,在十九大党代表韦美芬工作室的会议室里,给当地蚕农150余人分享了一堂夏季桑园管理及蚕桑安全生产专题讲座。随后,韦美芬给与会群众分享了党史学习体会,开启了“党建+蚕桑科普”为乡村产业振兴服务的党代表引领新模式。
培训结束后,在党代表工作室匆匆吃完工作餐,刘吉平一行在柳州市、柳城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柳城县崖山抗战史记馆及知青城开展红色党史学习,参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部落里生活场景,聆听柳州老科协卢雁会长等老同志自己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并一同观看崖山群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小型舞蹈表演。
7月14日,在卢雁带领下,刘吉平携团队研究生前往鹿寨县黄冕镇,在黄冕镇农技推广站为当地80余名蚕农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夏季桑园管护及蚕桑病虫害防控科普讲座。会后,刘吉平与鹿寨县科协、县老科协及黄冕镇政府负责人就如何发展当地蚕桑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等话题座谈交流。刘吉平结合蚕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与当地实际情况,向镇政府提出了要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小蚕生产和销售、蚕茧收购、蚕用物资市场,合理安排桑园与经济作物的布局,减少农药污染;加大融资力度,争取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打造黄冕蚕茧地理标志产品等具有建设性的蚕桑产业发展新思路。
时值今年夏季最后一批蚕茧收购期,刘吉平于当天下午前往黄冕镇蚕茧收购站调研,就蚕茧收购毛脚茧、凭手感定价等问题与镇政府领导和技术干部、蚕农、收购商等进行改进办法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应由工商管理部门联同农业执法部门现场指导监督蚕茧收购,保证质量,实现好质好价。随后,顶着炎炎夏日,刘吉平带队来到桑园,亲自示范并指导农户夏季剪伐及桑园病害防控工作,同时指导研究生收集桑树病样回实验室进一步研究。
7月15日上午,调研团队奔赴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来宾市蚕桑综合试验站站长、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罗平陪同下,刘吉平首先对该院桑树品种园的桑树病害进行调研,指导研究生收集部分桑树病样。随后,参观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就试验站科研实验室建设和布局,以及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配置等提出了个人意见和建议。
当天,在由来宾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冯斌、副院长罗平及该院蚕桑科研团队成员参加的座谈会上,双方交流了各自在蚕桑科研工作上取得的新进展及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探讨了科技合作意向。刘吉平就来宾市农业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抗性蚕桑品种引进和推广示范、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合作研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方案。
当天下午,在忻城县三江口茧丝绸产业园,刘吉平调研蚕丝产业发展,为促进蚕桑产业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建言献策。
7月16日,刘吉平及其研究生一行来到忻城县红渡镇上镇村晓玲共育室,指导小蚕共育户合理安排人工饲料蚕房的建设、夏季储桑、养蚕防病、用药规范等。在指导养蚕大户的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生产实践经验。随后,团队又匆匆奔赴高铁站,前往百色市隆林县开展蚕桑生产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