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正文

半年净赚超7亿元,创历史最好业绩!中国氮肥第一股是如何走出泥潭的?【巨头观察】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魏耸 
2021-08-17 18:11 

8月15日,湖北宜化对外披露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3.49亿元、净利润达7.2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2.14%、367.93%,创出半年度盈利历史最好水平。

作为中国第一家氮肥类上市公司,湖北宜化曾经风光一时,但无奈逃不脱行业周期,2013年起年期业绩大幅下滑,再加上子公司拖累,2017年一度巨亏超过50亿元。 近几年,湖北宜化努力自救,终于摆脱窘境,实现涅槃,大有“王者归来”之势。

中国氮肥第一股 变成“落难的骆驼

湖北宜化的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的湖北宜昌地区化工厂。199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股份制规范化改制试点企业之一,公司改制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第一家氮肥类上市公司,被誉"中国氮肥第一股"。彼此,母公司宜化集团是中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代表企业之一。

前期湖北宜化的发展可谓红红火火,但从2013年开始,企业便走起了下坡路。无奈行业萎靡,公司主导产品聚氯乙烯、季戊四醇市场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尿素、磷酸二铵市场价格持续下滑,2013年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出现大幅下降,营业利润 2.15亿元,同比下降85.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8亿元,同比下降92.16%,扣非净利润已为负数。

从此,湖北宜化连续五年其扣非净利润亏损。2016年开始,净利润为负数,为-12.49亿元。2017年净利润-50.91亿元,同比下滑307.44%,位居鄂股亏损王,

湖北宜化经营不善的原因,一部分是来自行业的普遍压力,如传统化肥、化工面临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局面;再加上国家通过取消化肥行业优惠电价等措施倒逼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等因素,企业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旗下子公司问题不断,不断拖累母公司,逐步成为“落难的骆驼”。

安全事故不断 最赚钱子公司一度停产整顿

新疆宜化是湖北宜化2010年在新疆设立的子公司,是新疆第一家采用本地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化工企业。该公司建成后一度拥有在职员工3600多人,具备60万吨尿素、8万吨三聚氰胺生产能力,分别占湖北宜化总产能的18%、100%。建成后,新疆宜化给湖北宜化带来的业绩贡献合计约6.24亿元,是其旗下最赚钱的子公司。

2017年7月26日,新疆宜化能源事业部南造气车间12号煤气气化炉发生燃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当场死亡1人,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4人)、15人重伤、12人轻伤。这是新疆宜化2017年发生的第4起亡人事故,时值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连续发生事故,影响重大,性质恶劣。对此,国家安监总局吊销了新疆宜化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将其列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该公司聚氯乙烯、电石、尿素、三聚氰胺、火力发电及有关副产品装置停产,造成重大经营性亏损和资产减值损失共计22亿元-26亿元。

此外,2017年湖北宜化子公司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香溪化工有限公司因技术改造、环保等原因停产,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贵州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原材料供应不足限产、停产而发生亏损。当年湖北宜化净利润亏损高达50.91亿元。因连续两年亏损,2018年4月24日起湖北宜化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湖北宜化”变更为“*ST宜化”。

 原一把手严重违纪 管理层发生动荡

多年以来,湖北宜化集团和原董事长蒋远华在全国石化行业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公司出现安全事故频出、环保屡遭质疑、债券评级下调、连年巨额亏损的同时,管理层也开始发生动荡。2018年1月22日,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对外公开通报称,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蒋远华是从湖北宜化基层做起,历任技术员、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01年2月,年仅35岁的蒋远华出任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湖北宜化正式迎来“蒋远华时代”。当时,宜化已连续亏损4年,职工每月只有350元生活费。在蒋远华的带领下,湖北宜化大胆改革,在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企业迅速扭亏为盈。

面对成绩,蒋元华的内心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渐膨胀,常以挽救公司的“能人”“功臣”“英雄”自居,开始享受下属的吹捧奉迎,骄傲自大、唯我独尊的霸道作风和追逐奢华的享乐主义日渐抬头。有媒体披露,自2002年开始,蒋元华在宜化集团内部大肆操办个人生日宴会,影响极坏。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都会到道观烧香拜神,向道观累计捐了110万元的香火钱。2017年,新疆宜化公司连续发生安全事故,他不从内部管理和设备维护上找原因,竟然归结于风水问题,在公司内大摆风水阵,邀请“大师”作法驱邪,还组织班子成员集体跪拜关公像,以求转运保平安,可笑至极! 

2006年至2011年,在蒋远华安排下,宜化集团相关人员、利益关联方在境外以个人名义注册了6家贸易公司,通过承接海外磷化肥订单,再从宜化集团下属公司订购磷化肥进行倒卖,获取巨额利润,全部作为宜化集团账外资金留存海外,成为其个人掌控的资产。

蒋远华还利用宜化集团下属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分红送股内幕消息等,与公司多名高管密谋,挪用巨额资金进行相关股票交易谋利。2005年至2007年,在蒋远华安排下,相关人员13次挪用宜化集团下属公司或其控制的私营企业资金进入股市,通过与宜化集团高管无关联的证券账户买卖湖北宜化股票,获利丰厚。

蒋远华担任湖北宜化“一把手”达17年之久。2018年9月,蒋远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甩掉“大包袱”轻装上阵走出泥潭

深处谷底的湖北宜化开始断尾求生、努力自救,具体表现就是把一些不赚钱的子公司进行股权转让或出售。2018年年3月2日,湖北宜化宣布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出售新疆宜化股权。6月,将新疆宜化80.1%的股权转让给宜昌新发,至此湖北宜化甩掉“大包袱”,实现轻装上阵。

2018年3月,湖北宜化出售北京总部大楼。2019年9月,湖北宜化公告出售其持有的三峡国际金融大厦100%产权,受让方为宜昌市夷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该大厦评估价格为4.26亿元,交易最终成交将为ST宜化带来3亿元左右收益。

为进一步剥离辅业,聚焦主业,2019年12月20日,湖北宜化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肥业有限公司与宜化集团矿业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北京宜化51%的股权以1691.99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宜化集团矿业。2020年,又将长期亏损的贵州宜化转让。

几番“断腕”操作,加上公司处置资产获得收益,市场情况好转等因素,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8.1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在经历2016、2017连续两年亏损后,2018年公司终于实现账面上扭亏为盈。此后,经营业绩持续好转。

涅槃后的湖北宜化,产业优势较为明显,公司的磷酸二铵、气头尿素的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聚氯乙烯、烧碱装置的盈利水平居于国内同行业中上游水平。经营状况好转促使公司股票交易在2021年6月11日开市其复牌,“*ST宜化”变更为“湖北宜化”。

2021年上半年,湖北宜化三大主营产品持续景气,磷酸二铵、尿素、聚氯乙烯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8.7%、29.8%、43.3%。8月15日,湖北宜化对外披露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3.49亿元、净利润达7.2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2.14%、367.93%,这也创出了半年度盈利历史最好水平。业内人士认为,湖北宜化业绩确定性高,三大主营磷酸二铵、尿素、PVC持续景气,预计价格会维持高位运行,未来几年将给公司持续创造利润。

湖北宜化的磷化工产业也是蓄势待发,目前公司具备磷矿石储量1.3亿吨、产能30万吨,并有望在年底新增150万吨采矿权。此外,湖北宜化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业务结构逐步升级。今年上半年 2万吨TMP项目已建成投产并实现盈利;TPO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前投产;6万吨PBAT项目建设开始启动。以上项目预计每年将给公司带来1.5亿元以上的净利润。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