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正文

广东省秸秆综合利用暨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技术培训班在雷州举办

作者:南方农村报 
2021-12-17 10:12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污染治理工作,12月10日,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暨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技术培训班在雷州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和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承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张育灿、乡村综合督查处处长彭彬,雷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文驹、雷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柯振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党总支书记甄双柒及研究员徐培智,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谢东,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重点县业务骨干等120余人出席了会议。

图片1.png1.png

我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秸秆产生量达1903.83万吨,可收集量达1573.83万吨,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1.07。但是,目前我省秸秆主要以直接还田利用为主,离田进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率尚低,秸秆产业化利用能力弱,成为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另外,广东省 2020 年农膜用量约为2.226万吨,覆盖面积约347.93万亩。农用地膜主要是由聚乙烯加抗氧剂而制成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 的特点,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农膜残留污染日益严重。如何提高我省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提升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以及如何防治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成为影响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图片1.png2.png

我省秸秆产业化利用率低,主要受限于秸秆收集难、收集成本高。为促进秸秆产业化发展,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研究员薛颖昊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黄巧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现状与政策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认真细致讲解。同时,通过田间现场观摩方式,展示了秸秆机械化捡拾离田技术、秸秆“收-储-运”技术、秸秆二次粉碎加工技术、秸秆饲料化生产技术等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技术优势,解决了我省不同区域秸秆收集离田难题,以及下一步运输、加工等具体技术问题。目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在雷州市、广州市增城区等地区进行秸秆机械化离田产业化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大幅提升秸秆回收效率,并显著降低秸秆回收、仓储、加工成本,秸秆产业化利用效益明显提升,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图片1.png3.png

研发并推广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是治理农田“白色污染”,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地主要技术手段。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高级农艺师靳拓、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严昌荣、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龙碧波博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农膜污染防治形势和对策、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现状、广东省农膜污染现状及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培训。可生物降解地膜采用能被生物降解的合成型材料和天然生物基材料加工而成,可调控膜降解时间,具有普通地膜类似的增温保墒除草等功能,且具有无残留、无污染、适应性强等技术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 是从源头解决土壤残膜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目前,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在惠州市、江门市等地区进行了生物降解地膜技术应用示范,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且农膜零残留,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了解技术操作流程及机器设备,对于我省不同地区秸秆产业化利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具有非常高地参考借鉴意义。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