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有机肥是中国农业实现绿色化的底层需求,会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2021年要持续推动化肥农药负增长,扩大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范围,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坚持并确保农业绿色发展!
据资料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生物肥料生产的企业已超1400家,总产值达500亿元,截止到2019年底,生物肥料登记证产品超过4000个,累计应用面积达3亿亩以上。
有学者预测,在减肥增效、碳中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5年中国特种肥料将以9%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其中生物有机肥类是增速较快的之一,预计增长率将达到13%。(另一类为增值类,预计增长率10%。)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对环境友好的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是未来产品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保护绿水青山,实施化肥减量行动,实现国家减碳目标,迎接我国生物有机肥料发展的黄金十年,定于2022年1月15日~1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2021年中国生物有机肥料产业年会,同时召开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全国专家学者、管理领导、行业精英齐聚江城,直面生物有机肥料行业“生产成本偏高、使用效果不理想、市场销售不畅、政府支持待加强”等四大问题,共谋行业发展。
会议内容
(一)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1、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2、承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二)2021年中国生物有机肥料产业年会
1、专题报告
(1)国家生物有机肥料产业新政策解读;
(2)国内外生物有机肥料产业技术发展及展望;
(3)生物有机肥料新科学、新工艺、新技术交流报告;
(4)生物有机肥料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交流报告;
(5)生物有机肥料修复土壤污染,抗病虫害,改善品质等新利用效果交流报告;
(6)生物有机肥料营销、经营、管理新思维。
2、会议议题
(1)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面临的政策管理和标准问题?最新生物有机肥料生产工艺?生物有机肥发酵最新关键技术?
(2)有机肥原料含量差异问题?如何选择、利用不同有机质原料?各种有机质原料如何进行科学混配?
(3)如何选择设计生物有机肥料设备和相应工艺?
(4)生物有机肥料如何测土配方施肥?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材等各种专用肥料配方问题?如何提高生物有机肥料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5)土壤修复剂、土壤调理剂、抗土传病害肥料及抗重茬肥料等最新产品技术研发问题?
(6)国家肥料登记证法规政策解读。最新生物有机肥料国家标准的权威解读。如何快速办理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农用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等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证。
(7)如何申报政府科技项目?如何取得政府科技成果奖励?如何争取政府补贴和资金扶持?如何参与政府肥料招标采购?
(8)如何组建生产、销售、管理精英业务团队?生物有机肥料市场特点?如何打造稳定市场,实现生物有机肥料产品畅销?
(9)如何提升管理销团队整体水平?如何支持团队人员取得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农业技师、高级农业技师、化验员证书等农业技术资格证书?
3、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
(2)承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乡村振兴研究所,新华农大(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3)支持单位: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中国生物有机肥料网。
(4)协办单位:陕西枫丹百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庄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国JH生物-佳弘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湖北农谷地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企业已报名40多家,现继续招募中
(5)媒体支持:新华网、农民日报、网易新闻、中国化工报、科技日报、农资导报、中国农资传媒、南方农村报、农资与市场、肥料圈、北方农资、农资头条、191农资人、新农资360、每天农资、中国生物有机肥料网、有机生物肥微信公众号等。
时间地点
1、时间:2022年1月15-16日。
15日报到,晚上召开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16日全体举办2021年中国生物有机肥料产业年会。
2、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特邀嘉宾
1、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2、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陈焕春、沈其荣;
3、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
4、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巧云;
5、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秘书长张互助;
6、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
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
8、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科技学院教授汪建飞;
9、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菌物学会内生菌和菌根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俊伶;
1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沈德龙;
11、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梁华东;
12、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雯莉;
13、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乡村振兴研究所所长年介响等。
参会单位
肥料研发生产企业;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废弃物待处理企业;肥料经营销售企业/经销商;从事生物有机肥料教学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肥料的原材料、菌种、设备、包装等供应服务企业;肥料使用的农业种植企业/合作社/基地;关注生物有机肥料项目的投资公司等。
有关事项
1、年会亮点:
(1)会前调研企业遇到的问题,分类整理,安排专家以报告的形式回答企业所困;
(2)会前收集行业典型范例、优秀做法,对企业进行广泛传播。
(3)邀请部分合作社、经销商参加,以便更好的对接交流。
2、评奖:评选2021年“中国生物有机肥料市场竞争力50强”和“中国生物有机肥料科技创新奖”并颁奖(拟参与评选的企业另行咨询)
3、会务费:2600元/人(含会务费、资料费、餐饮费)。1月1日前付款享受2000元/人(汇款账号见附表)。
4、冠名协办。独家冠名:费用10万元;协办单位:费用5万元;展位及发放材料:布置展位和散发资料,每家3万元和1万元。具体请与会务组联系。
5、住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6、疫情防控:疫情期间,请务必遵守当地防疫要求,并做好个人防控措施。
7、会议回执:参会代表请填写会议回执(见附件),以便安排。
会议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