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荔枝园整体种植偏密,改变‘密植早结’这种栽培方式迫不及待。”为推动荔枝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7月2日,由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局、南方农村报、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共同主办的“岭南荔枝发展高峰论坛”在从化隆重召开。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果实发育与调控岗位专家李建国指出,传统的种植模式种植的荔枝树过于密蔽,整体树势笔直,形似桉树状,这给种植者带了诸多困难,难以管理、药打不到顶、药效很差。
对此,李建国提出“轻简高效栽培”方式,什么叫轻简高效栽培?
根据荔枝的生长特性,通过合理稀植和树形改造,构建高光效能的果园群体和树体结构,改变传统精耕细作方法,以减轻生产劳动强度,节省 生产管理成本,简化生产技术,提高优质果比例和亩产效益为目标的一种轻便简化高效生产方式。
如何做到轻简高效栽培?
“荔枝要开始‘减形’工作,应把矮化开心形荔枝树作为未来产业种植转型的重要方向。”李建国指出,通过间伐、回缩、开天窗等处理方式,将高树冠变为矮树冠,将自然圆头形改为开心形,加大骨干枝角度,减少骨干枝数量,降低树体高度,保证枝枝见光。
简化修剪,提倡轻简栽培技术
“传统的修建包括夏剪和冬剪,在整个修剪过程过于繁琐、精细。”李建国介绍,椐推算熟练技工一天(8小时)只能修剪8-10株成年荔枝树,这种繁而细的修剪技术耗费劳力大,操作程序复杂,在较短的时间内较难完成整个果园的修剪工作,效率低。
隔行隔株或成片重回缩
通过简化修建,可每年修剪一次,采用锯(砍)大枝的修剪技术(结合树形改造进行),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已掌握,成本低且效率高。
此外,采用果园自然生草栽培和树盘覆盖,可优化果园生态条件,减少除草剂施用造成的土壤和水源污染,节省生产成本,尤其在目前劳力工资和生产资料上涨的情况更显得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李建国提出优化施肥方案,改变传统勤施薄施、一梢二肥,一年多次施肥的习惯。采用一年施二次肥,即重施促秋梢肥,本次肥可占全年施肥量65%左右;其次施用壮花肥,在花穗穗长10cm左右,花朵尚未开放时施用,本次肥约占全年施肥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