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 正文

收藏!荔枝三大病害怎么防控?方法都在这里啦!

作者:黄海洋 摄影:马炳华 程麒 
2016-07-02 15:00 

为推动荔枝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7月2日,由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局、南方农村报、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共同主办的“岭南荔枝发展高峰论坛”在从化隆重召开。全国各地产区果农慕名而来。国内各产区政府负责人、国内权威荔枝专家、区农业局、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镇街农办主任、荔枝流通商、种植户、新闻媒体等300人出席大会。  

98762678.jpg

会上,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姜子德作“荔枝病害全程解决方案”报告。 

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及化肥农药的减施增效是生产名优水果的重要内容,正确识别病虫害、搞好预测预报以提高防控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生产名优水果尤为重要。

屏幕快照 2016-07-02 下午3.26.31.png

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

荔枝三大病害分析:

荔枝霜疫霉病:

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地发生严重。可为害梢、叶、花、枝、果柄和果;但主要为害花和近成熟果,导致大量落花和落果,损失30-80%。贮运期继续危害,引起大量烂果。

 症状特点:1.花穗发病:花穗变褐,造成落花;严重时整个花穗枯萎脱落。2.果实发病:从果蒂始发病,褐色、不规则、无明显边缘;幼果感染,易落果;近成熟果实感染,病菌扩展蔓延迅速,致全果变褐腐烂;连续阴雨后,病表长白霉。3.果枝、果柄发病:病成褐斑,病健交界模糊,高湿时产生白色霉层。

叶片发病4.嫩叶发病:叶面呈淡黄色或褐色不规则病斑;或在叶尖、叶缘呈如沸水烫状病斑,高湿时病叶正、背面可见白色霉状物。较老熟叶片受害中脉变黑。完全老熟叶片一般不受害。

    侵染发病条件及其预测:

  高湿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首要条件。

  最适发病温度2525病菌潜伏期20小时,形成最多孢子囊;30潜伏期1天,形成孢子囊略少于 25

  凡已感病的果园,只要连续下雨数天,病害将严重爆发。病害侵染过程短,再侵染频繁,是产区发生普遍、严重流行的主因。

  果实采前染病,如天气连续晴朗,暂时不表现症状,但在贮运时高湿,迅速爆发,引起大量烂果。

流行因素:

  时期和温湿度条件:3-7月是病发盛期,产区雨季,温、湿度极适合病害发生流行。如果此时期干旱,病发减缓。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不明显,缺乏抗病品种。

早、中熟品种发病较重,如三月红、黑叶、水东黑叶、白蜡、白糖罂等;

中、迟熟品种发病同样严重:桂味、糯米糍、淮枝等。

果实品质:肉厚、汁多和皮薄的果实易感病。

  栽培条件:果园地势低洼荫蔽,排水不良,土壤湿润肥沃,土质粘重,冬春多施氮肥,树旺密植,枝叶繁茂,果多果大的大树老树,病常常较重。

 树冠下部和荫蔽处的果实发病最早且最严重。

  雨水:花果期若降雨次数多、雨日多,雾水重,久雨不晴易致流行。

果园湿度大,发病严重。

 二、荔枝炭疽病:

早期为害嫩梢、叶片、花穗、枝条和幼果,有的果园病叶率达30-40%;后期为害果实,造成大量落果。潜伏侵染:小果时已侵染,但无明显症状;到果实成熟时,才出现症状(发病)。

 症状特点:

  花穗感病:花梗和穗梗呈褐色病斑,后变褐干枯脱落,造成大量落花。

  幼果感染:在果皮上呈褐色小斑,扩展为圆形褐斑,引起早期落果。

  成熟期果实感病:易感病,褐色圆形病斑,发生于果实端部,造成裂果和烂果。

发病规律:

最适温度为2232,但1338的条件下均可危害且终年为害,在2832高温时,易发生流行。

多为害树势弱的幼年树和立地条件差的老年树,特别是在山地果园,由于营养条件差,发病往往严重。果园管理粗放、植株生长衰弱病发多且重。

桂味、糯米糍、淮枝等中、迟熟品种病发较重,三月红、黑叶、水东黑叶等早、中熟品种发病也不轻。

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 原则:栽培为基础,加强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安全优质,增产增收。

2. 具体措施:

①修枝和清园:采后结合秋冬修剪,保证树冠通风透光,雨后易干爽。  树上和地下病果、烂果,枯枝落叶,清出果园集中烧毁,防止病菌入地越冬而成为明年的侵染菌源。

②肥水管理:基肥为主,化肥为辅,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秋冬干旱时,应灌水防旱,雨季及时清沟排水,防止果园积水。

③施药保秋梢:秋冬修剪清园后,及时喷施12次保护性药剂,保证秋梢和结果母枝的健康生长。药剂可用较经济且防效较好的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

④喷药护花果:花蕾期至成熟期喷药防治,以预防保护为主,应根据天气及病害发展情况而定,喷足水量,把整株树均匀喷湿,喷及叶面叶背,一般喷药4-6次;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如遇连续下雨,则应抢晴喷药,果实成熟期是关键时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喷药护果。

 防治霜疫霉病优良药剂:

42%代森锰锌(喷克)悬浮剂600800倍,传统保护剂,杀菌谱广,不易产生抗性;补充锌元素,解决缺锌的症状。

 68%精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核酸合成抑制剂,具较好保护和治疗作用。

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对荔枝霜疫霉菌生活史的各阶段有作用,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 8001500倍,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高效广谱,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荔枝炭疽病和荔枝霜疫霉病均有良好防效。

防治霜疫霉病优良药剂:

250克/升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000-2000倍,抑制线粒体呼吸,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

25%双炔酰菌胺(瑞凡)悬浮剂1000-2000倍,对卵菌引起的叶部和果实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抑制磷脂的生物合成。

18.7%烯酰·吡唑酯(凯特)水分散粒剂 800-1000倍。

60%唑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杀菌谱广,持效期长。

防治荔枝炭疽病优良药剂:

代森锰锌,传统广谱杀菌剂,具保护作用。

福美双,传统广谱杀菌剂,保护作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最早的内吸性杀菌剂之一。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作用机理同多菌灵。

 25%咪鲜胺(施保克)乳油800-2000倍,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杀菌谱广,有内吸作用,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50%咪鲜胺锰盐(施保功)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

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甾醇抑制剂,杀菌谱广,有内吸活性,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防治荔枝炭疽病优良药剂:

Ø  60%唑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

Ø  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8001500倍。

Ø  250克/升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0002000倍。

Ø  62%·锰锌(双博)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Ø  40%·硫(灭病威)悬浮剂600倍。

Ø    ⑤两病同发同治:花蕾期-成熟期霜疫霉病、炭疽病往往同时发生,同时存在,如若天气多雨,久雨不晴则以霜疫霉病为主,若天气高温干旱则以炭疽病为主,因此,在喷药防治时一定要注意两病同治。  

Ø    62%·锰锌(霜炭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Ø          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1500-2000

Ø    68%精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  

Ø    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

Ø          60%唑酯·代森联(百泰)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

Ø          250克/升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10002000倍,

Ø    在荔枝花蕾期和幼果期各喷药1次, 在中后期特别是转色期及近成熟期喷药2-3次,可达到很好的两病同治的防治效果。

荔枝白粉病 

症状:叶片发病多在幼嫩叶片正面见到白色粉层;侵染果实,初期在果皮的龟裂片缝隙间有白色粉层;随着果实的膨大,白色粉层的面积不断蔓延至龟裂片上,龟裂片同时变成褐色;果实转红期,果皮因白粉菌为害变成褐色,果皮僵硬,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发育和外观。

防治建议:43%好力克(戊唑醇)SC 3000倍

            40%福星(氟硅唑)EC 3000-5000倍

            40%多硫悬浮剂(灭病威 )300倍

            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

扫一扫分享
农产品价格
更多+
向上
向下
农资特购
更多+
  • 1
  • 2
  • 3
  • 4
  • 5